2023-02-16 22:58:45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 尹希寧
(相關資料圖)
土耳其大地震后第十天,隨著國際救援隊的陸續(xù)撤離,赴土耳其地震災區(qū)進行救援的多支中國社會救援隊伍于今日起陸續(xù)回國。首支奔赴土耳其的中國社會力量救援隊浙江公羊救援隊,其8位專家已于今天下午抵達杭州。
這是一場規(guī)模巨大的國際聯(lián)合生命救援。作為其中的一分子,藍天救援隊土耳其救援總指揮王毅介紹,他所在的這支隊伍在當地時間2月9日凌晨抵達,總計有來自全國28省(市、自治區(qū))的103支藍天救援隊伍,共計290名救援隊員參與救援,連續(xù)在土耳其馬拉蒂亞、阿德亞曼、卡赫拉曼馬拉什三地作業(yè),搜索建筑物380幢約18萬平方米,搜救出幸存者8名、遇難者137名。
回想起幾天來的救援,王毅有一些難忘的細節(jié),在寒冷的重災區(qū)作業(yè)時,當地老百姓時常送來熱水熱飯;隊員撤離時,一起奮戰(zhàn)的救援隊伍前來送行,有人眼含熱淚。
公羊救援隊在土救援時的翻譯Emre Aslan記得,他們撤離時,土耳其當地一支救援隊的負責人專程來致謝:“非常感謝你們在這里努力地幫助我們。我是土耳其人,為你們鼓掌,謝謝你們!”
遠赴千里外進行救援,救援隊普遍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困難。比如,大量重型裝備難以攜帶。王毅回憶,當時大量的裝備留在了武漢的機場。
北京市通州區(qū)應急志愿服務支隊一大隊通州藍天救援隊教官霍昊如今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休整。他加入這支隊伍6年多,他介紹,此次來土耳其的隊員都是優(yōu)中選優(yōu),參與者很多都是各地的教官。
他回憶,在飛往土耳其的過程中,大家都很安靜。一些人在重溫國際救援手冊上的內容,另一部分人則抓緊休整,為接下來緊張的救援養(yǎng)精蓄銳。
出發(fā)時,他所在的藍天救援隊已經招募數十位翻譯,并為每個小隊配齊翻譯人員。同時,大家分隊行動時,每支隊伍都由有國際救援經驗和有豐富地震救援經驗的隊員帶領。
多支救援隊伍都提到,到達后,他們立即投入救援,并保持24小時持續(xù)作業(yè)。
王毅介紹,裝備短缺、人員困乏之外,語言不通,以及低溫,都是救援隊需要克服的挑戰(zhàn)。他還提到,過去在國內,救援隊總能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通過當地人了解現(xiàn)場建筑原貌,并根據災害發(fā)生時間、房屋坍塌方向定位人員。但是這一次,溝通時間明顯變得更長,過程也更加復雜。
霍昊到達時對當地的狀況感到震驚:“比原來想象的還要嚴重,很多的樓房都是二次地震的時候塌陷。”他經歷了兩天暴雪,“和之前的救援經歷感覺不一樣,但是困難我們都能克服?!?/p>
救援隊員利用從國內帶去的生命探測儀、蛇眼等儀器裝備,不間斷地在作業(yè)面探尋生命的跡象?;絷徽f,AFAD(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局)協(xié)調了當地的應急組織保證救援隊的食宿?!拔覀兪鞘盏絿H響應來的,所以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會有相應組織來進行對接?!睆捻憫浆F(xiàn)場救援的協(xié)同分配,乃至于撤離,每一步都需要通過規(guī)定程序向聯(lián)合國進行報備。
“每一位藍天隊員都是自費的。”王毅表示。在整個救援過程中,每次接到當地求助需求,他們都能迅速行動。正是這樣對生命“不拋棄不放棄”的執(zhí)著,讓他們取得了當地居民的信任和國際同行的認可。
“此次救援結束后,我們會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這對我們隊伍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蓖跻阏f。
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創(chuàng)始人郝南曾在多次公開交流中提到,此次在土耳其地震的響應中,來自中國的救援隊伍成績是非常亮眼的。不過,除藍天救援隊、深圳公益救援隊等少部分社會力量救援隊外,大部分國內的民間救援隊伍缺乏對國際救援標準和體系的了解與接觸,更沒有經歷過標準的國際救援的培訓演練。此次結束在土救援后,他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國救援隊伍去熟悉國際人道救援規(guī)則,并讓自己成為國際體系中的一員。
浙江公羊救援隊踏上返程。(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土耳其大地震后第十天,隨著國際救援隊的陸續(xù)撤離,赴土耳其地震災區(qū)進行救援的多支中國社會救援隊伍于...
以演唱會為代表的大型營業(yè)性演出無論在市場影響力還是票房收入上,素來是國內演出市場的風向標。在此也...
經查,2023年2月7日17時許,嫌疑人李某某(男,30歲)與妻子全某某(女,32歲)因家庭糾紛引發(fā)沖突,使...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迎來一撥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大咖”,他們將參加2月17日舉行的“產才共融·...
16日6時07分左右,蘇州市相城區(qū)渭塘鎮(zhèn)珍珠湖路1號發(fā)生火災,7時10分火勢撲滅,現(xiàn)場搜救已完成。